混改是什么意思,海归是什么意思
2021年,新冠肺炎疫情余波未平,民航业再遭重创,旅客需求不如去年,大批航空公司将连续第二年亏损。
持续的疫情也让民航业发生了更多的变化。传统旺季不旺,自由行产品的受欢迎程度正在消退,更多的航空公司正在开发新产品,寻找新的商业模式.
回顾这一年,你会有哪些感触,有哪些事件让你印象深刻?航旅圈选出了10个关键词,其中是否有你的2021年关键词、也欢迎文末补充更多~
1.2021年行业内外影响最大发生的事件必须归功于HNA重组。
1月29日,海航集团发布公告,申请破产重整。随后,旗下三家上市公司HNA控股、HNA基金会、供销大集相继发布公告,宣布被债权人申请重整。
对于业界来说,这是国内航空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破产重组。其中,HNA的主营业务涉及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内客运航空公司,机队总规模仅次于三大国有航空公司。机场板块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机场管理集团。
行业外,HNA重组还涉及大量债权人和理财产品用户,资金庞大,人数众多。
过去一年,HNA启动了万亿美元的债务重组计划,并取得了成效。航空主业易手方大集团,机场板块易手海南国资海发,证监会立案,全面解决历史上HNA上市公司监管欠账。
在2021年的最后时刻,海航集团宣布HNA、HNA基金会和Supply & amp营销大吉是上市公司在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. 2021,挥手告别旧海航,“方大海航”、“海南机场”踏上新征程.
昨天,据说HNA航空公司也给所有员工发了文件。自2022年1月1日起,恢复了节日费用等4项原有福利项目,并在今日员工免费工作餐、员工子女“方威励志奖学金”、孝敬父母金.新增了3项福利政策,然而,HNA的航空公司再次召开员工代表大会,对工作时间,考勤、处罚等制度修订.进行投票
各位海航同仁,方大入主后,你认为哪些方面变化最大,是否合理?你是否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?想对自己公司或方大说些什么?
2.变异病毒2021年,变异病毒在对民航业造成影响时间最长.新冠肺炎的出现是一件大事
2021年,delta突变株的全球传播开始,Omicron delta突变株的全球传播告一段落。
在变异病毒的攻击下,国内疫情反复,中高风险区“此起彼伏”,航班临时取消不断。
这一年,各地都有疫情报告。先是航空公司措手不及,匆忙出台了机票特别退票方案。后来已经是各航空公司的提前准备好通告、只等发布会召开,熟练程度让人心疼。
据航运圈统计,2021年仅四大船公司官网就发布了专门的退团计划,其中东航公告81份,海航公告75份,南航公告49份,国航公告44份。平均每六天发布一个特别撤退计划。
3.由于变异病毒引起的持续疫情,春运热潮中的暑假消失了。2021年,民航传统旺季春运中的暑假全面溃败,被视为对中国民航效益最沉痛的打击.
年初,中国许多农村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。为了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,从1月初开始,中国多个省市开始倡导“就地过年”,一些地方甚至公开增加要回国隔离的人数。
尽管在春运开始的前一天,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纠正了偏差,并要求各地区不得擅自涨价,但仍未能挽救春运高峰季节。大量民航航班和火车被取消,一些机场“安检口已经没有那么多乘客了”。[点评:春运热潮“还没开始就结束了”,除了降价,航空公司如何破冰]
好不容易熬过了“史上最轻春运高峰”。7月,正值暑运高峰期,由于禄口A日常管理不严
6月10日,民航局正式启动机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试点。长龙、春秋、深航成为首批试点单位。7月底,四川航空、成都航空、天骄航空、江西航空、华夏航空、123航空等其他6家航空公司加入“公司自愿、局指导”的改革工作。【相关:投票|抚养费改革后真的能涨工资吗?】
最先获得“加薪”的是春秋航空机务。春秋航空7月完成具体方案制定和数据测算,8月开始薪酬改革方案试运行,8月25日正式按照改革方案发放薪酬。【相关:飞行之夜
话丨局方详细通报华夏航冲出跑道原因;机务薪酬改革进展文件流出;新客规实施;英大学包机接留学生;ARJ21新里程碑】据民航华东局的相关文件,春秋的薪酬改革方案具有起薪高、多劳多得、一定程度上体现机务维修特色等特点。而据相关报道,在新的多劳多得的体系下,春秋航空一线机务人员可获得更多补贴类奖金,整体平均涨幅在3000元左右。
11月,民航中南局带来更多航司机务薪酬改革进展,东海航新的薪酬体系已在落地、顺丰航“五路并进”提升方案已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不过,也有航司在改革道路上走得并不顺利。
据航旅圈了解,深航在一份发往中南局的文件中就表示,由于受到国资委工资总额等限制,深航的机务薪酬体系改革方案落地困难,需要局方出面协调。【相关:我被“强行”试点了,民航局你也给点好处】
机务薪酬改革后,你所在的公司涨薪了吗?
5、差异化改革走上改革之路的,不只是机务薪酬体系。2021年,更多航司也开始求变,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,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。
而在差异化改革的道路上,各家航司的选题也足够差异化。
有的航司在餐食上做文章。吉祥航空、四川航空先后试水付费升级餐食,在保留免费餐食的基础上,经济舱旅客可选择花30-50元将免费餐食升级为更加精美、菜品丰富的套餐。【相关:航旅夜话丨春运前四天有航司航班量超去年;你会付费升级飞机餐吗】
有的航司在WiFi上做文章。吉祥航空推出“机上WIFI积分兑换产品”,在保留免费体验时间的基础上,开始对WiFi进行收费。
而东航则更创新推出包含空中上网服务权益的“Wi-Fi优享”品牌运价产品,直接将上网费用打入机票价格,方便商务人士进行差旅报销。【相关:国内机上免费上网走向终结,未来将如何收费?】
还有航司在地面服务做文章。瑞丽航空推出代打登机牌产品,为急客或有座位要求的旅客提供服务。东航则开发出更多品牌运价产品,将接送机、机场贵宾室等权益打入机票价格。
不过在差异化改革的进程中,航司也遭遇了一些阻碍,例如上下游与航司理念不同、保障不满足差异化服务趋势、行动上不配合等等。
在过去一年,华夏航空用户运营部总经理王兴丰也多次来稿,分享华夏航空差异化改革的经验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6、随心飞?闹心飞?如果说更多航司走上差异化改革的道路,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有更多个性化产品出现,那么有一款曾经广受好评的差异化产品,今年却让不少旅客感到闹心。
这款产品就是随心飞。作为疫情下航司最新推出的差异化,在2020年广受旅客好评的随心飞。
不过今年以来,由于国内疫情反复、航班频繁取消,不少旅客发现一旦随心飞兑换航班取消,由于产品条款限制,无法自由改期,更不能签转,只能被迫接受航司安排。
更有甚者,一套往返随心飞机票被航司变更了12次,回程因疫情致航班连续多日取消,被迫滞留外地。【相关:绝了!一张机票连续八天航班取消被迫更改12次】
在疫情反复的特殊环境下,不仅是随心飞产品客票变更的限制显现出来,一套随心飞的真实有效期到底有多久,也成了一场打赌的游戏。
因为,一旦去过的城市冷不丁地冒出一例确诊、新增一个中风险地区,那么旅客将面对的,就是至少14天的“禁足”。面对这样的打赌,大家只能一边小心谨慎地选择风险较低的目的地,一边还要祈祷常住的城市和去过的城市不要出现病例、自己不要成为密接。
不过,即使已经万般小心,也难免有人刚飞完第一趟,自己常住的城市就“暴雷”,随心飞直接“报销”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航司也以随心飞为基础衍生开发了次卡、盲盒等产品,这些产品也成了旅客的新宠儿。【相关:航旅夜话丨航司破产飞行员怎么办?随心飞遇冷?东航飞行扩招 天府机场迎最大规模转场】
7、天价回国机票如果说疫情反复让国内旅客感到闹心,那么天价回国机票不仅让在海外的国人更加闹心,也让他们在国内的家属感到揪心。
事实上,自全球疫情爆发、国内限制入境航班数量以来,回国机票的价格就已节节攀升。起初,是机票不再打折、疫情前两三千的机票涨到两三万。
到后来,黄牛囤购回国机票、加价卖给回国旅客,甚至一些外航也趁火打劫,土航违规提价、埃塞航强迫低价购票旅客补差价等一系列骚操作被曝光。【相关:震惊!机票已买,这家航司居然坐地起价!不然座位取消!;一张回国机票突破25万,没上限的天价机票到底给谁赚去了】
不过,回国机票加价乱象搞得旅客怨声载道,自然也有人出来主持公道。
在航旅圈报道回国机票乱象后,民航局已对违规加价的土航展开调查。而埃塞航“坐地起价”,民航局也已关注。【相关:“坐地起价”的埃塞航后悔了,但这事还没完!】
更雷厉风行的是我们的驻外使领馆。11月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率先出手,约谈厦航和菲航,要求降低回国机票价格及严打黄牛炒票加价。随后,中菲航线回国航班机票大幅降价,经济舱降价幅度超过四成,中菲间的马尼拉-厦门、马尼拉-天津航线,也成为首两条通过大使馆层面的介入而被迫降价的回国航线。【相关:厉害了!大使馆出手,这条回国航线直降数万元,买高了还可退差价】
此后中国驻老挝大使馆、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也陆续约谈航司,要求回国机票限价降价。
不过,虽然驻外使馆出手已让部分回国航线降价,民航局也已调查航司违规“骚操作”,但要想彻底解决回国票价高的问题,或许还得等国际间旅行限制放宽、航班恢复之时。
8、航空货运因为国际航班减少涨成天价的,还有航空货运运价。
据央视财经,临近海外年底购物季,国际航空货运运力持续紧张,运价也再次创出了历史新高。其中中美航线的航空货运价格,和2019年相比涨了3-4倍,中欧航线的运价今年以来也持续上涨,相较于年初基本已经翻倍。
疫情下,运力持续紧张导致航空货运运价上涨,一批航司货运部门和货运航司盈利,也让航空货运业务受到更多人关注。
在过去一年里,国内“航空物流第一股”诞生。
6月9日,经营东航700多架客机腹舱和中货航10架全货机的东航物流,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实现核心员工持股,169名员工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。【相关:东航物流上市涨停,民航混改第一股四年8倍收益】
在过去一年里,一度火热的“客改货”也遭遇政策变天。
11月,民航局修订发布运输安全通告《客舱装载货物运输(第二版)》,叫停客改货航班,要求拆除客舱座椅拉货的航司全部复原,客舱内也仅允许装载与防疫需求相关的物资。
不过仅一个月后,民航局又再度修订安全通告,虽然依然不允许拆除座椅拉货,但重新允许航司在获批后,在客舱装载货物。【相关:航旅夜话丨“客改货”回归;南航快乐飞延长至春节后;天津T3获批;陆地口岸城市暂停跨省团队游】
2022年,航空货运还能继续大赚吗?
9、机场免税变天在2021年,同样遭遇变天的,还有机场免税业务。
2月1日,曾被称为“机场盈利标杆”的上海机场上市公司罕见跌停登上热搜。背后的原因,除了上海机场因疫情预告亏损,还有上海机场向免税店“认怂”。【相关:“保底饭碗”没有了,强势的上海机场为何“认怂”了】
在此之前,上海机场与日上免税,采取销售额的固定比例或保底销售提成两者取其高的方式收取租金。而在疫情后,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线旅客大幅减少,上海机场面对免税店的话语权下降,不仅销售额提成比例和保底提升都降低,还变为两者取其低的方式收取。
一边是机场出境免税业务大幅缩水,另一边,是疫情下国人不出国也可以买到免税品,免税业务格局大变。
早在2020年5月时,航旅圈就曾报道,浦东机场日上免税店推出了“会员优选券”,购买后可以获得日上的网购资格,不用护照、不用去机场就能买买买。
同时,在加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利好下,海南省宣布大力发展离岛免税购物,吸引了大批因疫情无法出国的旅客。
而被海南省国资入主的海航基础,更表示重整后将围绕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、三亚凤凰机场免税,打造最大离岛免税商业区,同时加快海口日月广场周边地块的商业开发,以海口日月广场为中心,打造海南最大的高档商业和免税商业集群。【相关:海航基础为何“打骨折”卖给海发控】
10、燃油附加费复征2021年的最后一个关键词,我们选择了与每一位旅客息息相关的燃油附加费复征。
随着疫情后全球恢复经济、陆续复产复工,以及产油国维持减产政策等因素,今年以来国际油价走高。多家上市航空公司在半年报、三季度报中都表示,今年油价上涨、导致公司成本增加、利润减少。
到10月,航空煤油基础价格达到5000元/吨,达到燃油附加费征收线。时隔将近两年,国内机票燃油附加费恢复征收。
自2021年11月5日(出票日期)起,国内所有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为:800公里(含)以下10元,800公里以上20元。【相关:民航燃油附加费11月将恢复征收!】
对于燃油附加费复征,有航司表示,征收的附加费部分对于油价涨价(11月环比10月)部分基本能完全覆盖,比起之前不能征收而言是极大利好。
不过自今年下半年起,国内又经历了几轮疫情,国人出行意愿降低,不少企业更是要求员工不得到外地、减少出差恢复线上办公。
眼下,本土疫情已经影响到2022年春运市场,机票价格再次跌入低谷,燃油附加费复征,预计也无法覆盖航司的成本支出,对于各家航司持续巨额亏损,可能更是杯水车薪……